當前以數字經濟為標志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蓬勃興起,“新科技”正不斷推動 “新金融”走向迭代發展,經濟格局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
如果把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
比喻成一場深刻的“化學反應”,
那么誰扮演著其中“催化劑”的角色?
答案是:新興復合型金融人才。
5月21日下午,錢塘江金融港灣金融科技實驗室、長三角金融人才高校聯盟雙雙在錢江世紀城揭牌成立。今后,兩大平臺將充分發揮龐大的行業專家庫、金融數據庫和高校研發能力等資源優勢,攜手打造新型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體系,保障萬億金融產業的人才端需求,為浙江金融科技力量的崛起作出貢獻。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朱從玖,人社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何憲,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佟桂莉,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姚峰,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袁軍培,浙江省教育廳副巡視員吳永良,省委組織部人才辦副主任黃勤樂,蕭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洲,錢江世紀城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秦劍云,以及、省金融人才協會會長施建軍、省金融人才協會秘書長郭濤,各大知名高校和金融機構等單位的相關領導出席揭牌儀式。
錢塘江金融港灣金融科技實驗室
作為省級金融領域重點實驗室,錢塘江金融港灣金融科技實驗室位于廣孚聯合國際中心,由浙江省金融人才協會和浙江工業大學共建,以金融和科技為主要研究方向。同時實驗室依托于浙江工業大學量化金融系和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在內的十幾所高水平大學組建的“全球金融科技實驗室聯盟”,致力于打造通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來支撐金融風險計量和定價的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實驗室。
金融科技實驗室的成立,搭建起了高校金融學科改革創新、金融人才教育、覆蓋全球的金融數據庫、第三方投研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多個平臺,將為新金融實體、高校教師、青年創業者提供培訓和項目孵化發揮重要作用,助力杭州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助推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
長三角金融人才高校聯盟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浙江省金融人才協會聯合長三角地區各知名大學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金融人才高校聯盟,作為長三角金融人才一體化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聯盟將充分發揮金融協同發展的核心作用,更好地整合高校優質學術資源,致力于打造長三角地區人才交流與產學研合作、協同創新的共同體,推動浙江省金融人才工作不斷發展,聯盟總部落地在浙江長三角金融人才服務中心,為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提供堅強的創新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
作為金融科技實驗室和長三角金融人才高校聯盟共建單位之一的浙江省金融人才協會,是國內首家也是唯一的省級金融人才協會。協會總部講落地在實驗室,將貫徹落實浙江省委省政府人才強省的工作導向,重點打造成為浙江省金融人才服務中心,包括省金融人才產教融合基地、省金融人才職業發展中心和省金融人才學習強國基地等在內的多個機構,助推浙江打造金融人才高地。
揭牌儀式后,以“金融攜手科技人才成就未來”為主題的首屆“錢塘江金融港灣金融科技教育論壇”在錢江世紀城順利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省金融人才協會、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摩根士丹利、恒生電子等高校、金融行業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縱論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現狀,探討高端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掀起了一場金融與科技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頭腦風暴”。
(人社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何憲)
另外,實驗室將提供包含錢塘江金融港灣金融教育平臺,錢塘江金融港灣資產配置平臺和錢塘江金融港灣金融科技園區等三大領域的服務,為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貢獻力量。